当前位置:首页 > lovebet爱博体育官网下载/中心 > 巡检机器人
时间: 2024-10-16 18:07:06 | 作者: love爱博体育下载
中商情报网讯: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对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带动作
中商情报网讯: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对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带动作用。“十四五”时期,要把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工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根据《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
“十三五”期间,广州全面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实质性突破。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0%,为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2018、2019、2020年度,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连续三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新支柱,广州市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优势,在“十三五”时期选择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新材料与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时尚创意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扶持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十三五”时期,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快推动一批高精尖项目建设,出台产业专项政策,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智能制造和生物医药2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区、南沙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广州国际创新城、天河智慧城、广州国际生物岛等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核心节点的产业集聚能力不断提升,逐渐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集聚区。
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2万家,总量位居全国第四。科技创新企业库在录企业突破30万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三年累计数超3万家,居全国第一。产业创新平台引领作用凸显,获批建设全国在新材料领域首个国家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华南第一家生物材料出入境公共服务平台、全省首个区域细胞制备中心、全省首个印刷及柔性显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405家,其中国家级41家。
迭代实施营商环境改革,出台实施《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修订《广州市科技创新条例》,发布科技创新“1+9”和集聚产业领军人才“1+4”政策文件,聚集全省绝大部分的高校、重点学科和创新人才。“十三五”期末,在穗工作诺贝尔奖获得者8人、两院院士115人,累计认定外籍高端人才3234人,发放人才绿卡超过7600张。同时,出台“降造业成本59条(修订版)”等政策措施,推进“一带一路”枢纽城市建设,设立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各种新业态发展居全国城市前列。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布局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州创新合作区和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广州南沙科学城建设,广州实验室筹建顺利,人类细胞谱系等4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完成预研前期工作,成功争取生物岛等4个省实验室落户,构建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创新发展成效显着,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增幅居国内主要城市首位,广州创新能力在国家创新型城市中排名全国第二,全市专利、发明授权量比2015年分别增长2.9倍和1.3倍,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256亿元,是2015年的8倍多,居全国城市第二。
注:《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根据当时的统计口径,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六大领域的2020年目标值。2020年,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范围调整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装备与机器人、轨道交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与精细化工、数字创意等八大领域。部分细分产业领域统计范围有变化调整。
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够,前瞻引领性创新成果不多,部分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创新型领军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尚未形成;支持创新创业的投融资等政策机制不完善,土地、资本、人才、技术、数据等要素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新兴产业准入和监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等,迫切需要加强统筹规划,创新发展思路,提升发展质量,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早日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十四五”时期,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纵深推进,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推动全球产业布局向区域化发展,经济全球化势头减弱,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广州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以及新一轮绿色低碳发展等趋势的影响下,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颠覆性技术不断出现,推动全球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国际分工发生深刻变革,在人工智能、生物、量子科技等领域高端创新要素争夺更加激励,世界经济秩序和产业格局面临调整重塑。这对广州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突破战略性短板、培育新增长点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为我市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了历史契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国家正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支撑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绿色经济等迈向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驱动效应加快释放,为广州在国家战略中抓住新机遇提供了发展契机。广州拥有良好的数字、生物和绿色低碳产业以及科技创新的基础,为我市深耕国内强大市场,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综合判断,“十四五”时期是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由规模化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要用全面辩证系统长远眼光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布局加快调整、组织方式持续变革,促进科技进步、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之间耦合联动、互动相长、融合共生进一步深入,不断开辟生产力发展新空间,创新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为促进国民经济行稳致远提供不竭动力。
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着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级,持续引领产业高端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集群化、生态化、融合化、国际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高地。
创新引领,优化布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作用,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从源头增强产业链韧性。围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绿色经济,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性发展。努力把握未来产业发展主动权,形成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的格局。
需求引导,供需互动。高度重视需求侧管理,坚持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改革有机结合。以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契机,全面促进消费,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服务消费,畅通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的发展路径,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规模。
集聚集群,融合变革。立足当前、布局长远,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数字与实体融合、制造与服务融合,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创新组织模式、重构业务模式、变革生产模式、优化商业模式,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新格局。
开放合作,共享发展。以“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引领,以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为重点,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对接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国际合作和竞争新平台。
到2025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加速提升,形成园区支撑、产业链优化、创新集聚、生态完善的产业创新体系,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初步建成联动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创新中心、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高地。
展望203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带动广州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自主创新能力显着增强,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以数字经济、生物经济为引领,培育壮大一批世界级领军企业,有力支撑现代产业新体系建设,打造成为国际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35%。
创新能力加速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4%左右,每万人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数达到30件,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增强,在轨道交通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形成先发优势。
产业集聚优势显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以产业链集聚创新创业要素,打造10个左右规模超百亿、链条完备、配套完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形成更多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
创新主体蓬勃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平台,培育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自主品牌的龙头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型企业、充满发展活力的小微型企业,构建现代企业发展梯队。力争培育更多产值超100亿元的创新型龙头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持续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不断夯实广州产业基础。
着力实施“强芯”“亮屏”“融网”工程,构建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和超高清视频及新型显示“设备制造—内容创作—应用服务”全产业链集群,着力打造“显示之都”“软件名城”“5G高地”,为建设网络强市和数字广州提供坚实支撑。
围绕整机系统应用需求,重点发展高端半导体元器件、集成电路设计业和封装测试业。积极发展第三代半导体芯片,加快推进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等设计软件的国产化和引领创新,布局建设较大规模特色工艺制程生产线。
设计环节。重点攻关无线通信、信息传输及处理、微处理器、传感器、存储器、射频收发器、定位导航、电源管理等关键通用和专用芯片技术,着力扶持新型显示、移动智能终端、网络通信等优势产业的芯片设计,加快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储能及充电管理、智能穿戴设备等新兴领域的核心芯片开发进度,加大面向工业控制与驱动、汽车电子、超高清显示、医疗电子、智慧建筑等领域的芯片设计与研发力度。
制造环节。布局建设2—3条12英寸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支持建设第三代半导体生产线,积极引进先进工艺芯片技术并加快其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先进高压电路器件工艺、电源管理BCD工艺、数模混合集成工艺、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射频电路、锗硅工艺、硅光工艺、微控制集成工艺等特色专用工艺。
封装测试环节。推进系统级封装(SiP)发展,开展芯片级封装(CSP)、圆片级封装(WLP)、多芯片封装(MCP)、穿透硅通孔(TSV)、三维(3D)堆叠封装、数模混合系统级封装、高可靠性功率器件封装等先进封装和测试技术的研发,提升代工企业及第三方IP核企业服务水平。
以新一代显示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为重点,推动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柔性显示、3D显示、激光显示、低温多晶硅(LTPS)、曲面显示、透明显示、全息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研发,持续扩大低温多晶硅和氧化物液晶面板生产能力,积极拓展规模应用市场,打造全国领先的高端显示基地。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重点推进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链优化布局,增强中下游面板、模组及终端产品生产能力,加强上游显示材料、元器件核心技术及关键生产工艺的引进和研发,加快掌握低温多晶硅(LTPS)和氧化物(Oxide)等新一代显示量产技术,推动TFT-LCD向高分辨率、低能耗、轻薄、曲面等方向发展。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重点突破被动式有机发光(PMOLED)、主动式有机发光(AMOLED)柔性显示关键技术,推动大尺寸AMOLED面板量产,推进印刷显示技术、工艺及材料革新。
推动新型显示全面联动发展。大力拓展超高清视频技术在影音、动漫、互动娱乐、远程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积极发展超高清视频领域的数字内容服务业,支持超高清视频信息服务业发展,形成研发创新、融资、专利标准、商务服务于一体的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链。
加快引进和研发新一代通信设备、新型网络和新型智能终端设备,构筑以移动通信、光通信、卫星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等为主的天地一体现代通信产业链,抢占未来通信网络新高地。
移动通信领域。加快推动5G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大规模天线、超密集组网、新型多址以及新频谱开发与利用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前瞻部署,积极开展5G技术试验与应用示范。
光通信领域。依托光纤光缆制造优势,重点突破传输材质、工艺结构及编码技术,推动高速大容量光传输设备、高速光接入设备、光交换设备、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等光通信设备关键元器件国产化。
卫星通信领域。重点发展卫星通信系统、卫星应急通信系统、通导遥一体化关键装备及系统,积极推动北斗导航技术的行业应用和模式创新。
下一代互联网领域。重点支持接入网、城域网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升级改造,推动IPv6与千兆光网、5G同步规划建设和实施。全方位提升云服务平台、内容分发平台(CDN)的IPv6服务能力,推动数据中心、边缘云等支持IPv6。不断提升终端支持能力,开展“IPv6+”技术创新与行业融合应用示范,打造IPv6产业第三方测试认证体系,建立行业标准化产业集群。
加大片式化、微型化、集成化、绿色化、高性能新型电子元器件和关键零部件产品的研发力度,提升关键电子元器件的国产化水平。
智能传感器。重点突破视觉、触觉、位置、测距、粘度、磨损颗粒、图像感知、嵌入式算法、高动态传感测量等传感器关键核心技术,支持面向智能制造、高端智能消费的智能传感器研发和应用,大力发展新型生物、气体、液体、光学、超声波、信息等智能传感器。研究开发光敏、压电、红外辐射、金属氧化物、磁性等新型传感材料。
敏感元器件。加快推进用于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中的半导体、陶瓷、高分子、超导、光纤、纳米等各种新型敏感、复合功能材料的创新研发和产业化,重点发展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薄膜工艺技术形成的敏感芯片,支持集成式、复合式、微型化、高可靠、低功耗、低成本传感器及量大面广传感器产品生产。
光通信器件。重点推进光子芯片、高速光模块、光电耦合器、光电交换器件、高性能低成本光纤预制棒,以及光无源器件和MEMS光开关等关键器件的研发,积极推动电力电子、印刷电子产业化,加快部署量子元器件研发。
支持开源社区和开源软件发展,重点研发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云操作系统、新型数据库等基础软件,加强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操作系统研发和应用,加快软件与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推进安全软件的研发、生产及服务发展。
基础核心软件。重点发展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套件、信息安全等基础软件,积极发展汽车等工业行业应用需求的操作系统、实时数据库,加快发展汽车电子、通信产品、家电产品等嵌入式软件。鼓励政务云、工业云、医疗云等各种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发展,推动面向应用的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和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发展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系统租赁、系统托管等信息技术外包业务。
工业软件。加快发展以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为核心的工业自主软件技术体系,重点发展制造执行系统(MES)、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等生产控制软件,积极推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供应链管理(SCM)等软件系统在工业企业普及应用。大力发展三维图形平台设计制造软件、智能工厂工业控制软件,推动大数据网络传输技术、云计算网络关键技术在智能制造中应用。
应用软件。推动游戏电竞、电子商务、互联网、地理信息、金融、通信等具有优势的行业应用软件进一步集聚壮大。支持发展医疗、教育、交通、建筑、能源等应用场景广阔的软件系统和信息技术应用服务。支持数字游戏、数字音乐、数字阅读、网络直播、自动驾驶、北斗导航等产品开发应用。
积极推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大数据智能等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创新,加快建设文献、语音、图像、视频、地图等人工智能海量训练资源库和支撑大规模深度学习的新型计算集群,构建由新型芯片、基础软件、关键中间件、智能硬件、公共服务平台和示范应用场景等构成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神经网络芯片。支持深度神经网络基础架构及学习算法研究,推进人工智能处理器芯片的自主研发,重点发展面向模型训练与智能推断的高性能、高扩展性、低功耗、高吞吐量的云端神经网络芯片和终端神经网络芯片,积极开发类神经网络分布计算、异构多核及可重构计算等处理器芯片,提升神经网络芯片多人工智能场景的处理效能。
人工智能软件。围绕高端软件平台化、标准化的要求,加大面向人工智能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开发工具等基础软件的研发力度,积极发展工业计算机、工业云、通用型嵌入式等工业智能系统,研究开发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自然语言交互、知识处理、控制决策等智能系统解决方案。
公共服务平台。在广州超算中心等基础技术平台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建设智能软硬件、大数据、智能云相互协同的分析处理服务平台,发展面向群智软件、自动化验证系统的算法与技术开放平台,建设融合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多种生物特征识别的基础身份认证平台。
多领域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与生产性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将医疗、交通、商贸等作为人工智能大规模应用的重要赛道。支持在智能制造、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领域实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工程。推动智能硬件产品的集成应用和推广,研制智能穿戴、智能车载、智能服务机器人、虚拟现实设备等智能产品。
实施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战略,着力构建“研发设计—关键零部件生产—整车制造—测试评价—共享出行”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集群,争创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开展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试点,打造全国领先的智能汽车平台和生态圈,建成全球知名“智车之城”。
重点突破“三电”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推进电机、电池、电控、能量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提升整车“三电”系统的综合性能。加快布局“三电”系统全产业链,推进电机、电机控制器、机电耦合装置、动力蓄电池系统、车载充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研究。加强整车“三电”系统顶层设计与能量管理技术研究,支持能量回收系统、电驱动系统和底盘的集成一体化研究,着力开发高比功率、高比转矩的驱动电机和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驱动系统,以及开发新型高效的混合动力总成系统。加强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石墨烯电池等前沿电池技术的研发。
提升充换电网络配套水平。科学合理布局充电设施建设,依托“互联网+”智慧能源,提升智能化水平,积极推广智能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居民区充电服务模式,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公共充电网络。鼓励商业模式创新,结合广州市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引导多方联合开展充电设施建设运营。鼓励智慧灯杆建设运营企业结合临时泊位要求,建设含有充电功能的多功能智慧灯杆。加快换电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加快构建换电基础设施服务网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换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支持国有资本通过参股、合作等形式参与,保障换电基础设施的用电需求。推动加氢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场景示范。编制实施完善新能源中小客车信息管理服务相关政策文件,研究出台有利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上牌、充电和市域内高速通行减免费等政策措施,实行新能源汽车安全质量及申领补贴“双确认”,积极推动相关领域实现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全面推进公交纯电动化,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党政机关、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以及出租、环卫、邮政、城市物流配送、机场等公共领域应用,积极推进港口作业车辆使用新能源汽车。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指标化管理,推动私人领域应用新能源汽车有序发展,大力提升个人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比例。
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鼓励整车企业开发氢燃料电池汽车,引进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氢燃料电池整车企业,推动整车企业与氢燃料电池企业开展整车集成合作,率先发展自主可控的高可靠性氢燃料电池专用车和商用车,探索氢燃料电池高端乘用车产业化,加速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商用化进程。重点突破氢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化,建立自主可控、技术先进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加快推进低成本、大功率、长寿命氢燃料电池商用化。开发高效可靠的制储运氢、加氢技术,着力提高氢燃料制储运经济性。鼓励市内氢燃料电池系统、电堆、膜电极等企业加强合作,加快开发具有自主技术的氢燃料电池高性能电堆,对氢燃料电池电堆、膜电极、直流变换器(DC/DC)等关键部件,催化剂、密封材料和碳纸(气体扩散层)等基础材料,以及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集成与控制等短板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建立完善加氢基础设施的管理规范。引导企业根据氢燃料供给、消费需求等建设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基础设施。支持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开展油、气、氢、电综合供给服务。
攻克智能汽车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提高智能汽车整车及动力系统研发能力,大力开展智能汽车复杂系统体系架构、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控制、人机交互及人机共驾、大数据应用、信息安全等基础技术研究,重点突破车规级芯片、新型电子电气架构、多源传感信息融合感知、车载智能计算平台、高精度地图、车载终端和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推动车联网与车路协同技术研究,突破车路信息交互技术难点,完善车联网运输管理与服务体系。开展基于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车辆远程升级(OTA)安全等的基线信息安全技术研究,提升智能汽车网络安全技术水平。加强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推动相关技术攻关项目纳入广州市首台(套)重点技术装备推广奖励。
优化智能汽车基础设施配套。加快统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依托广州建设全国首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机遇,推动先行建设智能基础设施,着力构建先进完备的智能汽车基础设施体系,在推动车用无线通信网络升级、高精度地图和定位系统应用、“智路”建设与改造、云控基础平台等方面重点发力,为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推广智能汽车道路示范。超前部署智能汽车先进技术示范应用,发挥车联网先导区的政策优势,统筹整车企业对智能汽车的测试需求,逐步扩大智能汽车测试道路范围,完善对各个场景的测试道路划分与测试道路认定,验证在不同交通状况复杂程度与道路限速情况下智能汽车的性能,逐步建设大规模、综合性的城市级智能汽车应用试点。积极推动在不同混行环境下智能汽车自动驾驶在南沙、黄埔应用示范工作。支持智能汽车道路测试场地建设。鼓励城市间协同合作,建立智能汽车测试场景和应用场景研究平台,研究和落实多种智能汽车应用场景,支持多种技术路线测试验证和应用示范。
加快智能汽车商业化应用。围绕出行优化、示范运营、公共服务等方向,以番禺、黄埔、花都、天河等产业园区为重点,开展智能汽车示范应用,以示范应用带动科研及产业。在机场、港口、工业园区和旅游景区等封闭区域开展智能汽车示范运营,推进城市共享用车、智能公交系统、智能道路清扫、智能物流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建设。推进智能汽车区域内商业化示范应用,探索智能汽车在港口码头、共享出行、智能环卫、智能仓储、物流配送、智能通勤、园区内摆渡车、最后一公里自动泊车等特定场景的应用。鼓励智能汽车企业与出行公司在营造应用场景、加速科技成果转换等方面加强合作,创新商业化运营模式。支持智能汽车测试主体开展载客测试及远程测试,通过多种新型出行服务的多维度、综合性、大规模城市交通试验,探索广州市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新模式。
着力推动医学、医药、医疗“三医融合”,提升“研发—临床—中试—制造”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壮大生物药、现代中药、化学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高端康养等产业集群,打造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新高地。
不断加大生物医药研发力度,在抗体药物、重组蛋白药物、新型疫苗、高端制剂、现代中药等领域形成技术优势和产能优势。
生物药。大力发展单克隆抗体药物、疫苗、基因工程蛋白质及多肽药物、核酸药物及干细胞制剂等新型生物技术药物,加快开发治疗性疫苗、干细胞、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等前沿技术和产品,着力研发长效注射剂、非注射给药系统等新型制剂技术及产品。积极推动抗肿瘤和治疗心衰等重组细胞因子药物的产业化,积极支持核酸药物、干细胞等前沿技术的探索与创新。
化学药。加快小分子化学创新药物的研发与产业化,重点推进缓释、靶向、长效、速效等新型制剂研发和工艺开发,鼓励新型辅料的研发和应用。鼓励企业开展新药国际临床或产品国际认证,推动产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
现代中药。加快作用机理明确、物质成分可控、临床疗效确切、使用安全的中药产品开发,培育现代中药大品种。加大中药制药过程的关键技术开发和推广,提升装备制造水平。积极开展名贵中药材的人工替代品的研究,扶持优质饮片发展。推进中药院内制剂和经典名方的开发运用,推动中医药经典名方成果转化。引导企业合理布局原料药生产基地,延伸和完善产业链。
围绕预防、诊断、治疗、手术、急救、康复等医疗、家庭和个人保健市场需求,推动高端医疗影像和诊断、微创植(介)入器械、精密治疗和康复设备等高性能医疗器械和装备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新一代诊疗器械。重点开展移动医疗、体外诊断、生物三维(3D)打印、植入式医疗器械、生物传感器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研发血管支架、人工关节和脊柱、人工耳蜗、高分辨人工视网膜、心脏起搏器等高端植介入产品以及新型体外快速诊断仪器和试剂,积极推动仿生医学、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
高端医疗设备。重点开发数字化探测器、超导磁体、高热容量X射线管等关键部件,研制核医学影像设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与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PET-MRI)、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彩色超声诊断、图像引导放射治疗、质子/重离子肿瘤治疗、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设备,推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流式细胞仪等体外诊断设备和配套试剂的国产化、产业化。
动植物育种重点开发动植物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组编辑、细胞工程等技术,建立基于基因组学和系统生物学的高效分子模块育种体系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育种体系,开发优质高产、营养高效、抗逆性品种、抗病虫害、安全性高的转基因新品种作物并适时推广。
动植物健康重点突破核糖核酸(RNA)干扰精准控害、植物诱导免疫、动物疫苗与生物治疗制剂、抗体工程与分子诊断试剂等新技术,开展动植物免疫的分子生物学机理、农业有害生物持续控制机理研发及产业化。
动植物营养重点发展分子改良与高分泌表达、养分高效活化利用、微生物功能调控等技术。对农产品(果蔬、中草药等)进行鉴定筛选,制定健康农产品生物加工原料标准。构建各种农产品生物加工健康产品的指纹图谱,挖掘功能成分,培育功能性健康食品产业。
瞄准精准医疗、智慧医疗需求,依托基因检测和个体化治疗技术进步,构建精准诊疗平台和临床转化体系,建设国际领先的精准医疗中心。
医学检验。积极支持实验室自建检测方法(LDT)试点,有条件允许LDT项目服务于临床推广。推动各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生物样本库建设。探索建立医学检验诊断数据质量控制体系与标准。鼓励开发“整合式”平台技术,研发高端检验检测一体化设备,攻克仪器的稳定性、可靠性、微型化和智能化等关键技术。鼓励医检业务外包,将第三方医学检验作为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充。支持检验检测产品纳入医保目录。
基因检测。加快突破基因测序仪核心部件及技术应用瓶颈,开发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高性能、低成本的新一代基因测序仪,研发高准确度、多位点的分子诊断设备和配套试剂,以及高密度基因芯片设计及数据分析软件系统。加快基因测序、分析、解读等技术和产品的应用试点示范。
精准医疗。积极推动临床医疗模式由事后治疗向精准预防转变,加快构建辐射全国的精准医学联合体。加快组建符合国际标准的精准医疗临床转化机构,结合临床干预形成精准防治方案和临床实践路径,探索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的精准医疗发展新模式。
智慧医疗。试点发展“互联网+”护理、家庭医生、慢性病管理,探索建立“护士银行”新模式。支持企业依托实体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推动企业建设数字医疗创新中心。加快推进医药流通领域的物联网系统建设,加快医药物流配送体系和电子商务发展,构建跨地区信息资源网络体系、零售连锁网以及与现代物流配送要求相适应的信息化系统。
推动智能装备与机器人、轨道交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与精细化工、数字创意等新兴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有效提升广州产业活力。
加快突破自动控制系统、减速器、伺服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和集成应用技术,开拓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场景应用,着力构建“关键基础零部件—整机及成套装备—系统集成应用—公共支撑服务”产业链集群。
面向汽车、电子信息、航空、家电、新能源等行业和领域,重点推进激光制造装备、精密数控磨床、超精密数控金属切割机床、数控光整加工机床、直线电机数控加工机床等整机及高端数控系统、激光旋切头、三维五轴激光无限旋转头、高速高精度电主轴、丝杆、直线导轨、刀具、密封等关键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支持生产企业联合科研机构、用户企业等组织开展技术熟化、中试验证等工程化创新,提升关键领域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打造高端数控精密加工装备产业基地。
推动广州智慧海洋创新研究院、国家深海科考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等科研平台建设。重点发展浮式生产储卸装置、深水半潜平台、深吃水立柱式平台、张力腿平台、浮式钻井生产储卸装置、载人深海潜水器、物探船、钻井船、海洋调查船、起重铺管船、大洋钻探船等海洋工程装备。加快研发生产大型液化石油气船、万箱级以上集装箱船、大中型工程船舶等高技术船舶。配套完善特种集装箱、升降锁紧系统、深水锚泊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水下钻井系统、物探设备、水下生产系统、船用动力设备、液压系统、电气设备、通信导航设备、甲板机械等关键配套设备制造。加大海上浮式风电、海洋可燃冰开采、海上风电机组、深海渔业装备、深海油气装备、液化天然气(LNG)装备、海水淡化装备、海洋科考船、高压临氢急冷炼化装备等领域的技术研发。积极发展海洋环境监测与探测设备、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装备、海洋仪器仪表等设备和海上救助打捞船舶、无人船艇等应急保障技术装备。
重点依托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广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积极引进干支线飞机、公务机、直升机、无人机等研发和总装项目,重点扶持航空发动机、航空机载设备及系统、航空新材料、飞机零部件等配套制造产业。大力推动航空发动机及高温合金材料、高温涂层材料、航空低成本复合材料、防腐蚀材料、密封材料、润滑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国产化。支持与中科院开展空天科技合作,提升空投/空运、水陆两栖救援等特种交通应急保障技术装备的发展水平,加大多功能高机动救援无人机等智能无人应急救援技术装备的推广使用力度。积极推动与军工央企的合作,培育发展商业航天产业,包括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空间科学探索等。
推动建立卫星应用数据中心、卫星数据共享与综合服务平台,重点突破卫星终端射频与基带芯片、相控阵天线、高分辨率高光谱遥感图像处理系统、高光谱定量反演等核心技术,支持高通量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空间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卫星遥感定标场、定量遥感真实性检验场、卫星地面接收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三大领域融合发展,推动卫星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海洋与航空通信、智能交通、应急救灾、森林防火、定位服务、气象监测等重大经济和民生领域的普及和推广。围绕自然灾害防治重大需求,增强新型应急指挥通信技术、监测预警和灾害信息获取技术的装备保障能力。优化卫星低成本批量化制造产业链布局,积极发展卫星导航元器件、地基增强设备、智能终端、可穿戴电子设备等系列化特色载荷产品。
面向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重点推动高性能通用和专用质谱仪、光谱仪等高端仪器及其离子源、离子传输装置、碰撞反应池、质量分析器、探测器、高速采集卡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支持首台套重大科学仪器推广应用。依托广州市环保环卫装备制造基地建设,着力推进焚烧炉、垃圾压缩站、环卫垃圾车、新能源环卫车、无人驾驶环卫车、环保精密仪器等环保环卫和监测检测装备的研发与生产。
集中力量突破关键零部件和集成应用技术,培育一批深度应用场景,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船等产业,推动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
机器人控制系统和配套体系。围绕机器人集成应用,强化整机系统集成和二次开发与设计,提升集成服务解决方案能力。突破协同作业与调度、智能定位、远程运维等关键技术,培育专业化机器人控制系统企业。持续提升机器人产业配套能力,重点发展高性能机器人专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高精密减速器、编码器、智能型机器人控制器和操作系统、多自由度灵巧手、末端执行器,以及关节位置、力矩、视觉、触觉传感器等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提高传感器、末端执行器等零部件的质量稳定性和产品性能。推动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提高机器人本体制造能力。
工业机器人。加快攻克工业设计、运动控制、精确参数辨识补偿、示教/编程等关键技术,加快工业机器人整机产品研制生产,突破弧焊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全自主编程智能工业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双臂机器人等生产工艺。面向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等领域发展大负载、视觉/触觉识别、快速编程和智能示教等协作机器人和轻量化、关节力感知、关节/空间柔顺控制、无控制柜、智能工艺学习等柔性力感知机器人。面向科研教育、医疗、商业服务等领域发展7轴冗余自由度、仿生柔互、高安全性的柔性协作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立足公共安全需求加快发展侦查安检、安保巡逻、排爆销毁、破障处置等警用机器人。针对满足恶性事故、自然灾害以及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等特殊环境发展侦查、灭火、排烟等消防机器人和应急救援保障机器人。面向航天、航空、核工程、高压电网及水面特殊作业发展空间机器人、无人机、带电作业机器人、水面/水下机器人等。面向智慧物流发展从拣选、搬运、货箱到人的复合型机器人以及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储、无人叉车等智能仓储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面向医疗市场发展手术机器人、康复护理机器人、配药机器人和诊断机器人。推动机器人临床应用研究,开展下一代手术机器人远程手术、安全操控等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面向养老和健康服务领域发展机器学习、触觉反馈、增强现实、脑机接口等技术,推动多功能手臂、外骨骼机器人等康复机器人以及智能护理机器人的研发生产。面向消费升级市场发展清洁、烹饪、教育、体育、娱乐、安防等家用机器人和旅业的导购、导游、接待引导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努力突破机器视觉、人机交互、自主决策等关键技术,强化智能识别、自主操作、群智开放、智能执行、深度学习等机器人研发和产业化,重点发展焊接、装配、喷涂、搬运、检测等智能工业机器人,大力推进医疗、教育、娱乐、健康等服务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研制推广特种作业机器人、空间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等特种智能机器人。
着力构建“投资—规划设计—装备制造—建设施工—运营与增值服务”全产业链集群,力争建设轨道交通创新平台,建设广州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打造国内具备极其重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轨道交通产业基地和世界级轨道交通品牌。
立足城际轨道、地铁、有轨电车市场,重点发展新一代地铁、新型城际轨道车辆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制式车辆装备,布局智轨、有轨电车、全自动无人驾驶(APM)等新制式整车产业。重点攻关轨迹跟随控制、车辆系统集成、智能驾驶、主动安全、牵引制动协同控制等技术,构建智能轨道快运系统(智轨)产业链。积极发展储能装置供电系统技术、转向架轻量化技术、驱动技术、联合制动技术等,推动新能源有轨电车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磁轨制造装备、真空管道设备及系统的技术攻关,紧跟示范线规划建设进展,积极促进高速磁悬浮列车工程化、产业化进程。
依托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现有基础,线网设备方面重点发展主网、配电网及特种变压器、高压及中低压开关设备、电力电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轨道交通全自动驾驶系统等。车辆装备零部件方面着力发展车体、转向架、永磁同步牵引系统、减震系统、钩缓装置、城轨车辆门系统、空调系统、车辆内部装饰以及列车网络控制系统、信号系统等零部件制造环节。场站设备方面加快推动自动售检票、智能电梯、屏蔽门、车站空调、安检设备、供电设备、立体车库等产品升级。
加快智慧轨交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应用。积极采用物联传感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品,加快提升车辆、车站设备的智能化水平,推进产品升级换代。加强新型技术科研攻关,搭建智慧出行咨询、智慧客流管理、智能安检(防)、智慧车站、智能环境动态调控等智慧管理系统,丰富“AI+”“5G+”等智慧轨交应用场景。加快城轨行业云建设,搭建智慧云平台,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从设计、建设到运营全环节的信息化业务全覆盖以及统一运维管理、安全管控。强化智慧轨交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能力,推动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行系统中台、智能化票务系统及乘客服务、客流监测预测与运能分配、精准调度及智能化应急处置方案、关键设备智能诊断和健康管理、运营环境安全保障等技术研发,打通智慧轨交产业设计、施工、运维、服务等全产业链的技术流、信息流。
依托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领域龙头企业,大力承接国内外各类轨道交通建设施工业务,培育具有行业领先优势的工程总承包商。加强工程施工关键技术研发力度,重点攻关复杂环境下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养关键技术、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关键技术、装配式车站及场段综合体结构技术、装配式建筑新材料等前沿关键技术。着力推动工程施工智能化、数字化升级,加快建设南沙盾构机运营维保、再制造中心。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促进工程监理等服务环节高端化发展。补齐工程施工装备短板,着力提升盾构装备、顶管、通风机、空气压缩机、抽水机、喷浆机、轨道施工专用车等工程施工装备制造与维修能力。
提升轨道交通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能力,推动建立集“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于一体的城市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国家质量基础体系(NQI),整合本地现有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资源,引进一批国内领先优质机构,培育组建具备城市轨道交通检验检测、认证、安全评估、咨询等综合技术服务实体平台,拓展大湾区轨道交通产品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市场。强化“规划—施工—装备—运营”整体服务方案供给能力,积极发展城轨、城际线路总包设计、多网融合设计,以及车站与地下结构设计、高速铁路与地铁桥梁设计、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咨询业务。发挥广州地铁的强运营品牌效应,深耕地铁、城际等核心市场,推广“设备+运维”全生命周期总包模式,积极承接大湾区城际线路的建设运营,提升城际线路运营管理服务能力。依托轨道交通龙头企业,通过资源整合,探索组建(重组)轨道交通维保公司,开展智慧维保业务。积极争取动车组高级修资质,重点补强地铁车辆综合维保及大修、有轨电车维保等关键环节,拓展机车车轴、车轮、驱动单元等核心部件的高级维修和新造合作。发挥金融资本优势,打造供应链金融,拓展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工程装备融资租赁、工程担保、国际结算等金融服务业务,强化金融支撑能力。
以氢能、综合能源、智能电网等为重点,着力构建新能源利用、能源新业态等产业链集群,协同推进循环经济等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建设低碳城市,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依托国家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展氢能利用研究,优化氢能产业链布局,重点建设黄埔氢能产业创新核心区、南沙氢能产业枢纽、番禺乘用车制造及分布式发电研发基地、从化商用车生产基地和白云专用车生产基地,打造我国南部地区氢能枢纽,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氢能研发设计中心、装备制造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市场运营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实现氢能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推动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深度融合,重点推广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智能化生产,以及多能源智能协同生产等技术。加强能源智能传输技术创新,重点推动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网络、智能网络的协同控制等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强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促进能源智能消费技术创新,加快发展智能用能终端、智能监测与调控等技术及核心装备。加快基于能源大数据的智慧能源精准需求管理技术和基于能源互联网的智慧能源监管技术研发。建立新型能源市场交易体系和商业运营平台,发展分布式能源、储能和电动汽车应用、智慧用能和增值服务、绿色能源灵活交易、能源大数据服务应用等能源新模式、新业态。
重点发展发电用重型燃气轮机、工业驱动用中型燃气轮机、分布式能源用中小型燃气轮机,加快突破燃气轮机设计、高温部件和材料、运行维护等关键技术瓶颈,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气轮机设计、制造、运维能力。
鼓励研发高效节能设备(产品)及关键零部件,加大示范推广力度,推动降低综合成本。开展节能技术系统集成试点,整合高耗能企业的余热、余压、余气资源。鼓励重点用能单位及耗能设备配备智能能源计量和远程诊断设备,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加强系统自动监控和智能分析能力,促进提高综合能效。深入推进流程工业系统优化工艺技术,推动工业企业能耗管控中心建设,鼓励企业在低温加热段使用太阳能集热器,优化生产工艺和能源供应。推广应用节能门窗、绿色节能建材等产品。修订强制性能效和能耗限额标准,发布节能产品和技术推广目录,完善能效标识制度和节能产品认证制度。支持合同能源管理、特许经营等业态快速发展,推动节能服务商业模式创新。
先进环保技术应用示范。示范推广脱氮除磷深度处理、水生态修复、再生水利用等技术。推动电镀、线路板等行业废水高效处理及回收利用、生活垃圾(餐厨垃圾)资源化、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污泥资源化、餐饮油烟净化、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技术应用示范,同时推动陈腐垃圾资源化技术应用示范,利用焚烧富余处理能力处理陈腐垃圾实现填埋场垃圾减容,释放土地红利。
绿色低碳技术。提前布局碳中和相关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强化低碳、零碳、负碳相关新技术、新装备攻关,加快布局一批节能降碳关键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系统集成等领域“卡脖子”技术的科技攻关。加大对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相关技术研发支持,推动能源、工业领域碳捕集技术应用,开展土壤固碳、海水固碳、微藻固碳等多种技术研究。
再制造产业。加快研发高效无损拆解、损伤检测与寿命评估、先进成形与加工等再制造关键技术和成套装备,加速产业化应用。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机床、造船、工程机械、办公耗材、家用电器等再制造技术和产业。支持海水淡化反渗透膜、能量回收装置等关键材料和装备产业化,持续开展海水淡化和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试点示范。建立再制造旧件回收、产品营销、溯源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和电子产品等废弃物逆向物流交易平台。
循环经济。重点推动八大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打造集清洁能源生产(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固废资源再生利用(建筑废弃物处理业务、危险废弃物处理业务、汽车及家电拆解业务、一般工业固废处理及低值可回收物处理业务)、智慧环卫服务、环保装备制造板块(环保装备、环卫装备制造业务)、环境治理服务(土壤修复、水环境治理及技术咨询业务)及环保科教功能于一体的示范园区。
推动先进基础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和前沿新材料研发应用,优化提升特色精细化工材料,着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和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打造国内一流“新材高地”。
先进钢铁材料。加快研发高性能特钢和高温合金材料,重点发展超临界火电机组用特钢、高速列车和风电机组等重大装备用轴承钢、变压器和电机用超低铁损高硅电工钢、新一代核电装备用特殊钢、高性能耐磨钢与高速工具钢、海工装备高抗腐性特种钢。开发航空和地面燃机用新一代单晶、粉末高温合金、无铼或低铼高性能高温合金。
先进化工材料。重点发展通用塑料改性用材料、新型结构功能一体化改性塑料、阻燃改性塑料、农作物纤维复合材料、汽车轻量化热塑性复合材料、新型聚氨酯材料、新型聚烯烃树脂、聚苯醚类树脂等特种工程塑料。加快发展硅单晶片及外延层、高端电子清洗剂、高纯金属有机源(MO)/前驱体化学材料、高纯特种气体材料、先进光刻胶材料以及相关的辅助试剂等电子化工新材料。大力发展功能陶瓷原料粉体、陶瓷基板材料、陶瓷电容器、磁性陶瓷、微波介质陶瓷器件及其配套材料等先进陶瓷材料。积极发展水处理膜、气体分离膜、特种分离膜、离子交换膜等高性能膜材料。
先进有色金属材料。重点发展高强韧铝合金、高温钛合金、高强韧耐热镁合金等轻质合金材料,加快提升稀贵及高纯金属产品材料利用率及纯度。鼓励发展特种玻璃、高性能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高纯度石英材料、高性能摩擦材料、绿色新型耐火材料等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制品。加快发展环境友好墙体材料、无机防火保温材料。
高性能纤维材料。重点发展T800、T1000和M55J等级别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碳化硅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性能芳纶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突破高性能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高效低成本成型、高效自动化成型、低温固化及新型固化成型等关键技术。
稀土功能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高光效稀土发光材料、高端稀土催化材料及器件,积极开发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的稀土储氢材料,突破稀土高效分离提纯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
先进半导体材料和新型显示材料。重点发展有机空穴传输材料、有机光取出材料、有机半导体光伏材料,加快氮化镓材料、光刻胶、无氰电镀液、掩膜版等半导体材料研究,加大偏光片、玻璃基板、封装材料、聚酰亚胺液晶取向剂等显示材料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
纳米材料。重点发展量子点纳米晶材料、纳米金属及其氧化物材料、碳纳米材料,开发高质量纳米材料的低成本宏量可控制备技术、生产装备及高性能应用技术。加快发展高性能探测与传感的纳米材料与器件、纳米加工和制备及测试表征技术与装备。
石墨烯等新型二维材料。加快推进高品质、层数可控、低成本、高产率的石墨烯、金属硫族化合物、硼烯、黑磷等新型二维材料的规模制备技术和产业化,加大石墨烯等新型二维材料的推广应用。
超材料。探索研究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微观结构和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微结构材料或复合结构材料。加快研发电磁吸波材料、光子晶体和光操纵材料、超磁性材料和负磁导率材料、负介电常数材料、超轻超强气凝胶材料等。鼓励开发压电材料、自愈合材料、记忆材料、磁致伸缩、智能高分子等智能基材。
大力推进绿色石化和化工材料创新发展,加快培育石化领域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一批重点化工新材料中试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促进精细化工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实施绿色化工质量品牌和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组织开展重点石化产品质量分析,引导与国际领先产品的对比性研发。
高端日用化工。重点发展日化级乙氧基材料、高端表面活性剂、环保型增塑剂、高端聚醚多元醇材料、高性能吸水树脂等原材料。优化日用化工产品结构,在巩固洗涤用品产业优势基础上,扩大化妆品、口腔用品、香精香料等中高端日用化工产品生产能力。
化工新产品。重点发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液晶聚合物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高性能芳纶等高性能纤维产品。加快发展中高端锂离子电池隔膜、聚氟乙烯(PVF)和聚偏氟乙烯(PVDF)背板膜、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用偏光片等功能性膜材料。
4-环己烷二甲醇脂(PCT)树脂、聚苯醚、聚苯硫醚、长碳链尼龙、非结晶型共聚酯(PETG)、聚甲醛和其他高性能工程塑料及其改性产品。加快发展光刻胶、有机硅密封胶、UV胶、PPT级高纯试剂和气体、绿色环保切削液、润滑脂,刚性/柔性印制电路板用特种环氧树脂等高端电子化学品。积极发展特色原料药和高端定制原料药,推广应用高效提取纯化、绿色酶法合成、微通道反应等绿色化学工艺,提高大宗原料药绿色产品比重。
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着力推进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技术深度应用,构建游戏、电竞、动漫、网络、影音等产业生态圈,培育一批具有数字创意头部企业和精品IP,打造“动漫游戏产业之都”“全国电竞产业中心”和文化科技产业“硅谷”。
数字生产。加快发展个性制造、柔性制造、精密制造,推进智能工厂建设,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强工业网络标识和地址管理,探索建立“开放、先进、安全”的国际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培育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应用,打造多方参与、自主可控的智能制造生态系统。加强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结合应用,推进设计制造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
数字生活。不断提高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打造面向公众的全程全时在线公共服务体系。深入推进“织网工程”,建设基础信息资源库和主题信息资源库,推进各部门信息化和业务流程优化。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建设一批智慧医院、智慧教育、智慧社区等试点示范项目。
数字新业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生产组织、要素配置、产品形态和商业服务模式优化中的作用,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金融、商贸、物流、文化、医疗等行业的融合创新。推动互联网平台经济健康发展,鼓励企业开放各类平台资源,促进大规模协作、大众智慧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积极培育分享经济新模式,鼓励在汽车租赁、房屋出租、家政服务等消费领域开展服务。
游戏、动漫产业。巩固移动游戏、客户端游戏、低幼动漫、游戏游艺装备制造等产业优势,大力开发推广具有教育、益智功能的游戏动漫产品。鼓励游戏玩法创新和运营创新,优化游戏互动体验,开发超休闲游戏、功能性游戏。加快布局云游戏市场,打造云游戏平台与生态。发展全年龄向动漫产品,深耕细分领域,促进视频平台与动漫产业链深度融合。
电竞、直播、短视频产业。聚焦电商、扶贫、应急、教育、生活等领域,推动网络文学、影音、资讯等数字内容精品化发展。鼓励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岭南特色文化的数字内容再创作,提升数字内容原创水平和产品质量。支持利用原创网络文学、影音大赛等形式展播优质数字内容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广州故事。
数字产品技术和创作。加快数字内容产品的生成、处理、检索与保护等关键技术研发,发展影视动漫、文化资源数字化处理、交互娱乐引擎开发等相关软件技术和应用服务。研发影视后期制作和传播技术,推动影视动漫衍生产品的开发和版权交易服务。支持音乐、文学及演艺等原创精品和原创性游戏产品的创作、研发和运营,提升数字音乐、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等文化品位和价值。积极推动传统印刷、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文化会展等数字化转型,支持融合多种业态和内容形式的联动创意开发模式创新。
公共文化数字服务。推动艺术培训、展览、讲座、演出等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加快推进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美术馆、数字博物馆建设,建设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库群。鼓励对艺术品、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精品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利用。支持公共文化机构通过社交软件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用户体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能力。
工业设计。鼓励开展关键工艺、核心技术、共性环节的设计创新攻关,积极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提高工业设计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